比方说:
电力行业,最好选择华北电力大学。
运输行业,最好选择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通讯行业,最好选择北京邮电大学。
医药行业,最好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石油行业,最好选择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以上这种设想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考生会遇到:我确定好了行业和专业,可是分数不够上专业院校,是不是就能用其他学校的同一专业来替补呢?不妨看一份案例:
一位高三学员想考金融专硕,认为央财和外贸的经济应该很难考,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理工院校北航的金融。之后才了解北航的金融专硕对外只招4个人,却报了90多人。虽然他最后考了360多分,依旧是进复试无望。相反报考的如果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专硕无疑稳稳进入复试,因为对外经贸报考为500多人,实际招收80多人。
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由于院校以某专业见长,所以某专业的招收人数及录取比例应该远远高于那些综合性大学或者不以此专业见长的院校。所以,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千万不要认为我的分数不能上专业高校,所以用其他高校同一专业来贸然替补。需要详尽了解院校近几年的招生变化,以及填报时拉开院校梯度等。
华北地区的211高校,首要是按照“专业性”来挑选。其次,我们可以按照地域来选择。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明显要高于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故而,当我们的分数足够的时候,率先从北京的211高校开始,内蒙古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一般不给予考虑。(需注意这是学校整体的录取情况,并不具有绝对性。)
最后,盘点华北地区非985院校的211工程名校: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等。